许昌市魏都区欢迎您

■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这个“六一”同样属于“超龄儿童”

作者

JRWD_20180601_ind4_04

JRWD_20180601_ind4_01

JRWD_20180601_ind4_02

JRWD_20180601_ind4_03

儿时记忆。 资料图片

又到了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了孩子们这个一年一度的节日,不少家长选购了精美礼物、带着孩子出游,学校也筹备了各种节目会演等等。

有意思的是,越来越多的“超龄儿童”也吵着要过儿童节。对于“70后”“80后”这些“超龄儿童”而言,“六一”不仅是一个节日,而且是一个符号。这一代伴随着改革开放长大的人,一点一滴地感受着生活的逐渐变化。在当前怀旧风行的年代,借着“六一”的名义,“超龄儿童”们又一次集体陷入回忆。

□记者 李思远

回忆

这里装着你满满的童年回忆

童年像一条船,装满了糖果,装满了玩具,装满了欢笑,也装满了快乐。童年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曾发生的一件件趣事永存在美好的记忆里。童年那些玩的、吃的、喝的、去的地方、看的动画,我们以为随着长大已经忘记,其实化作了种子埋藏进了心灵深处。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我们零星挑选了几样事物,相信一定能够搅动你的心灵,让你回忆起童年那份无忧无虑的感动。

铁皮青蛙

那只绿色的、带发条的铁皮青蛙,很多人小时候都拥有过一只。拧紧发条,青蛙就能在地上扑腾扑腾地跳上好一阵子,样子实在憨态可掬。

很多人的铁皮青蛙,由于各种原因已经不见踪影。即使还保留着的,也是油漆掉落、划痕无数。然而只要拧紧发条,青蛙依然可以在地上扑腾地跳,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

铁皮青蛙由民族工商企业康元制罐厂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被誉为“民国玩具之王”。如今,铁皮青蛙仍然在生产和销售,只需要几元钱就能买到一只。

小霸王

“啊哈,小霸王其乐无穷啊!”“魔性”的开机音乐,直到今天仍会让人感到童年时光犹在昨日,嘴角会自然地流露出笑意。

对于“80后”“90后”,小时候陪伴玩耍的除了小伙伴们,就数电视和最经典的“小霸王”了。魂斗罗、冒险岛、双截龙、马戏团、超级玛丽、坦克大战……这些电子游戏的意义,就像今天的孩子们喜欢用手机玩的英雄联盟。

拥有小霸王,就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

丢手绢

开始前,大家利用“石头剪刀布”或其他方法选出一个丢手绢的小朋友,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唱起《丢手绢》歌谣,被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或跑步。

在歌谣唱完之前,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被丢了手绢的人需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

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被丢手绢人的位置时蹲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跳舞、讲故事等。如果被丢手绢的人在歌谣唱完后仍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而让丢手绢的人转了一圈后抓住的,就要做下一轮丢手绢的人,他的位置则由刚才丢手绢的人代替。

翻花绳

翻花绳有许多不同的称法,比如开交、线翻花、翻花鼓、挑绷绷、解股等,是一种利用绳子玩的小游戏。用一根绳子结成绳套,一人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

一条绳子加上灵巧的手指就可以翻转出许多花样。只是要小心,不可以拉错线,翻错弯,否则绳子可是会打结。

大楼冰糕

“冰糕!冰糕!大楼冰糕!”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无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在田间地头,这句吆喝都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孩童们听见吆喝声,都会飞一般跑过去,手里面攥着皱巴巴的钱,眼巴巴地瞅着白箱子里面冒着凉气的“家伙”。

许昌第一家冷饮企业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许昌地区饮食服务公司”使用一个配方,生产“大楼”和“灯塔”两个牌子的冰糕。20世纪90年代,许昌市龙泉服务楼开始独家生产“灯塔”牌冰糕(俗称“大楼冰糕”),红火一时。

糖人儿

糖人儿又叫糖画,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糖人儿的题材有小说、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文字等,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

过去,糖人儿艺人多集中在西湖公园的桥上,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孩子。如今,随着曹魏古城南大街开街迎客,糖人儿艺人也来到了这里。不变的是既好奇又嘴馋的孩子们。

大象滑梯

一只“大象”,承载了好几代人的童年记忆。它身高约4米、鼻子长约8米,绝对称得上是庞然大物。它并不是真大象,而是一座用水泥和石头做成的大象滑梯,坐落在西湖公园东南部。

大象滑滑梯从侧面看完完全全就是一头大象的形态,笔直粗壮的四足撑起整个身体,一对大耳紧贴头部,又长又弯的象牙光白锃亮,象鼻斜斜地向下延伸与地面融为一体。少男少女雀跃欢呼着从“大象”后部的台阶爬到顶部,然后从“大象”脑袋上顺着长鼻子滑梯滑到地面。

大象滑梯修建于1977年,因为使用频率极高,所以经历过翻修,但是很快就又被摩得光可鉴人。小时候每次去西湖公园,如果不去坐一坐,心里就感觉少了点儿什么。

葫芦兄弟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小小树藤,是我家,啦啦啦啦……”相信不少人在看到这几句词时,就会不自觉地哼唱起来,同时回忆起童年观看动画片《葫芦兄弟》时的感动:爷爷被抓走时的焦急愤恨,葫芦娃出世时的热血沸腾,将小妖精踢飞时的捧腹大笑,小蝴蝶遇难时的悲伤无助,打败蛇精的畅快淋漓。

《葫芦兄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是国内原创经典动画之一,播出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少年儿童们的喜爱。《葫芦兄弟》后来又有续集《葫芦小金刚》。

记忆

“超龄儿童”不妨这样重温童年

儿童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快乐的节日。当我们日渐长大,我们对它的回忆也越来越深。忙碌的成年人,在儿童节这天不妨放下包袱,重拾快乐单纯的片段。我们为你准备几项选择。

回一趟母校

学校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地方。“同学们,长大了想当什么呀?”每个人在刚入学的时候,都会被老师这样提问。许多人想当科学家,有人想当医生,有人想当警察,还有人想当司机、邮递员、环卫工……不论想当什么,都是人最初最本真的梦想。

母校是梦开始的地方。在儿童节到来之际,长大了的人不妨回到母校,去看一看母校的一草一木有哪些改变,去回忆回忆当年的老师和同学。最重要的,是看一看如今的自己是否与童年的梦想渐行渐远。

写一封纸信

在电脑、手机支配了人的办公与生活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很久没有写字,提笔忘字更是司空见惯。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微信、电子邮件作为联系方式。

儿童节这天,不妨提起笔,亲手在纸上写一封信,写给亲爱的家人,写给许久没有联系的朋友。相信在给收信人带来惊喜与感动的同时,也能让自己回忆起童年读书、写作业的时光。

坐一次大象滑梯

西湖公园的大象滑梯,童年时总是坐多少次也坐不够。如今,有孩子的人,可以带着孩子来坐大象滑梯,让孩子踩一踩自己成长的脚印。没有孩子的,也可以来到大象滑梯,看一看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或许会回忆起自己童年来这里玩耍的快乐经历。

当然,长大的人也可以从大象滑梯上滑下去,只是需要具备相当的勇气。

玩一场童年游戏

丢手绢、捉迷藏、丢沙包、吹泡泡……童年的游戏简单而有趣。儿童节这天,长大了的人可以叫上当年的同学,聚一聚,说说话,玩一场童年课间最爱玩的游戏,让自己放松身心。

故事

名人记忆中的童年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节选

“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外祖母问话中隐含着轻轻的责备,但更多的是关爱。先前我说话时,外祖母并没有让我小声,任凭我喊出那样的话她丝毫没有生气,但现在却让我小声点。她边说话,边梳头,一边往沙发瞧。原来沙发上睡着我的妈妈!噢,外祖母原来不想这件事让妈妈知道,不想我受到妈妈的责骂。外祖母真是我的好朋友啊。于是我便沉浸在外祖母温柔的话语中,静静地注视着她……

——高尔基《童年》文章节选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罗大佑《童年》歌词节选

记者手记

重温童年其实是在赞美童真

网络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自称“超龄儿童”,要求同样过儿童节。这种现象的背后,大致有两条原因。

一方面,自称“超龄儿童”的主要是“70后”“80后”。这群人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可供回忆并拿来作为象征的事物也更多。同时,“70后”“80后”如今正年富力强,又会使用网络,在网络空间中便形成了一股声音。

另一方面,要求过儿童节其实是在赞美童真,怀念童年无忧无虑的日子。长大成人,意味着需要做决定、负责任。与之相比,童年的日子就显得弥足珍贵,那时有父母、师长的呵护,有同学的陪伴,还有一个人最初的梦想。

少年不知愁滋味。童年的烦恼不多,即便有,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超龄儿童”要求过儿童节,其实是想放下顾虑与沧桑,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魏都网 版权所有 地址:许昌市魏都区天宝路666号 邮编:461000豫ICP备14003499号
业务电话:0374-5055526  值班电话:0374-5055526 邮箱:jinriwei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