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魏都区欢迎您

建安社区:
“建”真功 安百姓

作者

建安社区文化长廊。

居民在建安社区居委会聊天儿。

□记者 冯子建 文/图

图文并茂的百米文明长廊,淡雅素净的橘黄色小木屋,丰富多彩的党建宣传长廊……作为省级文明社区,西关街道办事处建安社区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扎实开展“四化”工作,实现了社区小平台,服务大民生的目标,全力打造“幸福建安”特色品牌。

一抓再就业服务一体化。围绕下岗失业人员多、破产改制企业多等特点,该社区发挥“三社”联动优势,引进雪绒花培训学校、芳音陶艺社团等社会组织,对辖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护工、月嫂等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再就业。截至目前,该社区共开办技能培训班6期, 3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同时,该社区设立了“四点半课堂”和“宝贝驿站”,社区干部对再就业家庭的子女进行“代管”,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抓健康养老个性化。充分利用辖区医院多的特点,协调市中心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通过组建医疗志愿服务队,免费为居民提供义诊、健康咨询、慢性病诊疗等医护服务,受益人数5000余人次。同时,该社区积极发挥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专业优势,积极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从怀孕到产后护理一条龙服务,并向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呵护,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

三抓庭院治理常态化。针对辖区改制破产企业多、无主管庭院难管理的问题,该社区把辖区21个楼院划分成10个网格,每个网格均配备了“一长两员”和网格手机。同时,西关街道办事处还为每位网格员统一配备了电动车和服装,推出“五位一体”服务即集中一站式服务、网格内代理服务、便民服务车流动服务、特殊群体上门服务、志愿者专项服务。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还探索推行了庭院“1336”管理机制,实现10个无主管庭院的管理常态化,实现了“路平、灯明、人心安”的目标。

四抓品牌打造特色化。按照功能多样、资源共享、便捷使用的原则,该社区建成了“五室一厅三站一校”为民服务阵地,组建了7支志愿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就业、医疗、养老、文体、教育等服务项目;持续开展“创建幸福家园”活动,组建老年文体服务队和骑行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2000平方米的文体娱乐广场以及乐和亭廊,集中宣传全区模范人物事迹,营造了浓厚的崇德向善良好氛围。

为民常具青云志,服务永怀赤子心。“社区工作联系千家万户,繁忙、辛苦,也很充实。为民办点儿事,浑身都是劲儿;为民解个忧,再忙心舒畅。”建安社区书记刘桂菊说。

精彩故事

社会组织作用大

建安社区经过与有关部门协调对接,引入了雪绒花技能培训学校、芳音陶艺社团、挑战极限骑行队等多个社会组织,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的同时,也在促进社区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謇素是6911家属院的居民,脾气暴躁,性格偏执,爱钻牛角尖。过去,他曾经因为倒垃圾等生活琐事,与左邻右舍闹别扭,邻里关系一度十分紧张。

社区干部在“六进三巡查”三级走访服务活动中发现,张謇素身体素质较好,爱好体育运动,酷爱骑行。因此,在社区书记刘桂菊的热心帮助下,张謇素加入了挑战极限骑行队,并担任队长一职。

为了有效开展骑行活动,张謇素还成立了“挑战极限骑行快乐”微信群,用于发布信息、开展活动和沟通交流。目前,该微信群已有队员100余人,大家在骑行运动中强身健体,结交朋友,尤其是周末开展的户外骑行活动,得到了广大队员一致好评。

“实践充分证明,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把社会组织的作用最大化,用真心贴心的服务,全面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致力打造幸福社区。”刘桂菊称。

魏都网 版权所有 地址:许昌市魏都区天宝路666号 邮编:461000豫ICP备14003499号
业务电话:0374-5055526  值班电话:0374-5055526 邮箱:jinriwei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