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魏都区欢迎您

七一社区:
“四化”建设为抓手 社区劲吹和谐风

作者

七一社区以中共许昌中心县委遗址为基础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侯聪 摄

居民参加读书会。侯聪 摄

□记者 付家宝

人流量大,老年人多,商户集中,多民族聚居,无主管庭院多……这是位于许昌市区中心地带的南关街道办事处七一社区面临的实际情况。如何破解辖区管理难题?辖区的各类突发问题如何得到及时处理?如何为辖区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如何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面对上述诸多问题,七一社区以“服务承诺化、网格精细化、组织多元化、特色品牌化”的“四化”建设为重点,创新为民服务方式,打造出了一个群众安居乐业、欢乐祥和的和谐社区。

服务承诺化。在为民服务上,该社区每名社区干部都做出公开承诺,并上墙公示。同时七一社区推行“3个三”服务模式:一是大力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三社”联动;二是畅通“干部串门走访了解民情”“居民通过便民服务平台反映民情”“信息化手段采集民情”三条渠道掌握居民信息;三是建立一窗办理、代理代办、上门服务“三项机制”,真正实现了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就能办成事,做到了“便民服务全天候,为民服务无假期”。

网格精细化。七一社区探索实施了“分类管理、网格管理、积分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办法,将原来的6个网格细化成12个小网格,下沉区直、机关、社区干部20余人,并充分发挥退休干部、楼栋长、志愿者等群众力量,组建上门代办服务队伍,实现了小网格大服务。

组织多元化。该社区坚持参与主体多元化,以社区党委为依托,引进蓝天救援队、花艺协会等专业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工作;坚持服务对象多元化,成立“四点半课堂服务队”“老年餐桌服务队”等多支服务队伍,整合社区便民资源、医疗资源、生活资源;坚持社会组织多元化,培育了文体类、志愿类、兴趣类等社会组织,全方位实施社区服务。通过群众自治、行业协会和企业参与,降低了社区管理成本,该社区将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民生投入,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特色品牌化。按照“项目化管理、品牌化创建”的思路,七一社区打造了两大特色品牌:一是挖掘红色历史资源,打造了社区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基地品牌,使红色种子在社区播撒、在社区生根、在社区开花结果;二是结合辖区孤寡、空巢老人多的特点,打造了“爱在夕阳红”为老服务品牌,让老年人在社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通过种种举措,如今的七一社区文明、和谐、稳定。该社区先后获得了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就近”服务省级示范社区等荣誉。社区书记马静还获得了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省劳模、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市第一届“燕振昌式好书记”等荣誉称号。

“七一社区将树牢为民宗旨,践行‘有解思维’,把社区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加务实、更加出彩。”七一社区党委书记马静表示。

精彩故事

社区读书会 书香润社区

如今,群众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如何满足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把他们从牌桌拉到书桌?七一社区想出了一个妙招儿:定时开展社区读书会。读书会活动自开展以来,吸引了辖区不少群众参加,营造出读书全民化的良好社区文化氛围。

10月6日上午,十余名居民像往常一样,围坐在七一社区居委会行署花园内的活动场地,或认真品读经典书籍,或交流读书心得。“我最近在读《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年轻的时候已经读过两遍了,如今再读,依然感触很深……”自从知道社区定期举办读书会活动后,张忠甫老人积极加入到读书队伍中,在他看来,这一活动让他的退休生活变得十分丰富多彩。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原本荒废的行署花园打造成了集“党建文化、文体健身、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场地。我们社区的‘与书香为伴·与智慧同行’读书会每周二、周五、周日上午在这里举行,群众在这里读书学习,交流心得。

如今,读书会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居民在这里读书、学习。”马静告诉记者,他们还将充分利用社工和社会组织的力量,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魏都网 版权所有 地址:许昌市魏都区天宝路666号 邮编:461000豫ICP备14003499号
业务电话:0374-5055526  值班电话:0374-5055526 邮箱:jinriwei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