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魏都区欢迎您

最是缤纷金秋色 社区和谐硕果丰
——魏都区社区建设综述

作者

魏都区历来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和服务工作。侯聪 摄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细胞,是连接党委政府与老百姓的重要枢纽,也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加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夯实执政根基的支撑点。

魏都区历来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和服务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凸显特色、打造品牌、形式多样”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居民、贴近需求,努力构建社区“一社一品、一居一特”新格局。短短几年间,一批设施健全、功能完善、活动经常、深受群众欢迎的特色社区,让越来越多的人受益。“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河南省“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城区”、“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等荣誉一道,成为魏都人为之自豪的金字招牌。

尤其是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以党建“1369”工程为抓手,通过实施“网格前哨工程”,突出亮点、打造品牌、典型引路、整体推进,在“一社一品、一居一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在全域创建特色社区。

□记者 郭剑 通讯员 康旭

加大投入 提升硬件建设水平

经过改造,西关街道办事处建安社区大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路面破损、房屋破旧的状况了无痕迹。取而代之的,是粉刷一新的楼体墙面、干净整洁的厅站功能室以及优质的宣教长廊。“打心眼儿里感觉亮堂了,办事更舒服了!”居民们高兴地说。

社区建设是一项影响全局的民心工程,首先从改善硬件入手,体现了从上到下的共识。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对社区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门的工作机构。把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并强化资金保障,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

2015年,魏都区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全面建设社区服务型党组织的实施意见》。这一年,城市社区服务群众工作经费,由每年1.2万元提高到12万元;“村改居”社区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由每年4万元提高到7万元。

2017年,魏都区出台了《魏都区社区阵地提升工作方案》,在“一厅十室两站一超市”的基础上,重新规划社区功能站室为“一厅五室三站一校”,原则上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一般不少于500平方米。

2017年,魏都区又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全区86个社区划分为两批进行特色社区打造,目标是各社区要达到“系统化、品质化、特色化”标准,具有“一个功能齐全的党建阵地、一套全面的制度体系、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一个统一的工作系统和一个资源丰富的工作平台。”

如今,走进日臻完善的高标准社区,处处体现着温馨、亮丽、人性化的理念和氛围。夺人眼球的“中国社区”红色标识,功能齐备的办公服务设施,以人为本的文化功能设置,让一种“家”的感觉扑面而来。

强化服务 全力打造服务型社区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魏都区深知以人为本、深化服务,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口”受理机制。精简手续、优化流程,全面梳理基层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将部门延伸到社区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

——建立社会服务“一网”联办机制。依托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建立健全覆盖各街道办事处、职能部门、社区、网格的四级信息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构建区级统筹、街道主管、部门响应、社会参与、社区落实、居民自治的“上下贯通、多方参与”的综合信息共建、共管、共享网络平台。

——建立便民服务“一号”推送机制。在全区范围内推行“360°”服务模式,以社区为服务半径,整合辖区范围内“生鲜餐饮配送、托老托幼、医疗卫生服务、休闲娱乐、绿色出行、家政服务、教育培训”等优质服务资源,制作一张便民服务清单,公示一个便民服务电话,开启微信公众号,个性化精准推送服务,全面开启“一号式”推送服务。

——建立自助服务“一站”参与机制。在社区建立“志愿服务站”,搭建社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开启社区居民“一站式”“自助+互助”服务模式。

——建立养老服务“一键”联动机制。探索建立“互联网+养老”模式,以社区为服务半径,以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托老站为“桩脚”,整合辖区养老服务资源,搭建“12349”居家养老服务智能网络平台,对老年人开启一键呼叫服务联动模式。魏都区通过各种具体措施,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多元共治 激发民主自治活力

生命力在于群众参与,凝聚力在于民主自治——这是南关街道办事处七一社区党委书记马静的经验之谈。创新机制,多元参与,激发民主自治活力,成了该社区一大亮点。

近年来,魏都区健全和落实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坚持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居民小组会议制度,在“村改居”社区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城市社区全面实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提高决策的机制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

魏都区推动建立主体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程序科学、机制健全的社区协商制度,依托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协商。重视吸收利益相关方、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参加协商,吸纳非户籍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协商。通过民情恳谈会、社区论坛、社区听证会、社区评议等协商形式,拓宽社区媒体、互联网络、移动设备等协商渠道,提高社区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与此同时,魏都区探索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三社”(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互动、互补的工作机制,将社会组织的发展纳入全区社区建设整体布局。根据辖区居民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社会组织进驻社区开展专业化服务,并鼓励居民多方位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的志愿服务,使社会组织真正扎根社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基层社区自治,激发居民自治活力。

环境变美了,心里亮堂了,笑容荡漾在居民脸上,喜悦萦绕在社区干部心头,一个和谐、文明的魏都新形象正以崭新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魏都网 版权所有 地址:许昌市魏都区天宝路666号 邮编:461000豫ICP备14003499号
业务电话:0374-5055526  值班电话:0374-5055526 邮箱:jinriwei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