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魏都区欢迎您

 

优先发展教育 打造魏都品牌

 

作者

新建成投入使用的北大附中河南分校许昌校区的学生们正在进行军训。

寇家巷幼儿园兴华分园的孩子们在进行户外活动。

实施联合办学的许昌市回族小学(许昌市文化街小学南校区)的学生们走出校门。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

教育兴,则百业兴。近年来,作为许昌市的中心城区,魏都区教育系统上下齐心,务实重干,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为目标,通过开展“企业助教、干部助学”、“联合办校”、“学前教育三年计划”、“市区小学重点项目建设”、“青蓝工程”等活动,打造魏都特色教育品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李国章

1 尊师重教,助学、助教氛围浓厚

2011年9月8日,在魏都区庆祝第27个教师节暨企业捐资助教表彰大会上,当多名企业负责人接到“捐资助学功勋企业”的证书时,掌声雷动,以上述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各界共捐资1116.5万元。

表彰会还隆重表彰了多年来为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魏都教育十大突出贡献人物”、“魏都十大名师”以及60名魏都区优秀教师和1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并奖励“双十人物”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如此高规格的会议,在魏都区教育史上是空前的。

区委书记唐彦民表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发展之本、强区之本、未来之本,是一项民心工程、社会工程、千秋工程。

为了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我区开展了“企业助教、干部助学”活动,得到各企业和全区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

这是魏都区高度重视教育的一个缩影。魏都区始终把教育摆在民生之首、发展之基的重要地位,其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尊师重教,经常深入学校进行专题调研,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94%的学校配置了标准化实验室,70%的中小学校体、音、美器材达到省定二类标准。

2 组织保障,扎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魏都区,唐彦民被教育系统的干部、教师亲切地称为“教育书记”。“对教育的投入再多也不为过。”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身体力行,树立导向,对教育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使魏都教育快速发展,扎实推进,亮点频出。

2011年,魏都区召开了高规格的“教育优先发展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攻坚动员”大会,出台了《中共魏都区委、区政府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意见》、《魏都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文件。

区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魏都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上下协作的工作机制。

2012年,在创建“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活动中,区长杨朝晖主动到中牟现场积极答辩,一举夺得殊荣。2014年出台《中共魏都区委、魏都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许区发〔2014〕14号),制订了《魏都区义务教育两年攻坚提升计划(2014-2015)》。

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教育公平。为缓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大班额的问题,在市教育、财政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魏都区实施城乡互动、优质均衡的教育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2012年,投资1400万元扩建了3所小学教学楼,增加学位1620个;2013年,强力实施小学扩容改造工程,投资941万元,为八一路小学、大罗庄小学、七里店明德小学新建3栋教学楼。区政府还拨出专款60万元为郊区19所学校和城区6所薄弱学校更新了课桌凳、仪器柜。

2014年,投资560万元的光明路小学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25个教学班;投资960万元的建设路小学教学楼、投资4300万元的十中迁建项目、投资1340万元的十六中教办楼项目、投资650万元的南关村西校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明年将建成投入使用;投资695万元,打造了3个数字化校园,为全区70%的学校安装了触控一体机。

3 三年攻坚,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

2011年,魏都区确定了“公办引领,民办为主”的全区幼儿园办园水平3年提升计划。随后,我区科学编制,合理布局,把城区平定街小学、市十三中(原址),分别改建为平定街幼儿园(文化街幼儿园平定分园)、丁庄中心幼儿园(寇家巷幼儿园兴华分园);在高桥营小学附属幼儿园(原址),新建高桥营中心幼儿园;对八一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逐步完善了区、办事处、社区三级学前教育网络。

2013年,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吸纳社会资金,采取“社会垫资,逐步偿还”的方式新建、扩建幼儿园,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计划”各项工作。投资1180万元新建了七里店中心幼儿园,改扩建了八一路附属幼儿园和文化街幼儿园。

同时,设立“以奖代补”政策,积极鼓励各种力量举办学前教育。借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对投资新建达到百万元以上的智程、延安路等民办幼儿园和文化街、寇家巷公办幼儿园实施10万元的奖励,激发办园积极性,加快幼儿园健康发展。

加大对新建幼儿园的扶持力度,认真开展省市级示范园创建工作,提高新建公办幼儿园的管理水平,使得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辐射带动全区办园水平的全面提升。

目前,文化街幼儿园和寇家巷幼儿园已荣获许昌名园(省级示范园)称号,安迪、平定街等6所幼儿园达到市级示范园办园水平,有效扩充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缓解了城区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需不足的矛盾。

4 帮扶携领,打造魏都教育特色品牌

今年8月16日,投资1.5亿元、建设规模为36个小学班、9个初中班和12个幼儿园的北大附中河南分校许昌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成为魏都区教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所高品质、现代化学校将成为我市乃至周边地区优质教育的新亮点。

联合办学模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解决择校和大班额问题,成为魏都区积极打造特色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之路。自2011年开始,全区8所学校,即南关村小学和裴山庙小学、文化街小学和回族小学、健康路小学和七里店明德小学、古槐街小学和大同街小学,分别实行了“联合办学”、“共同体发展”和“学区制”等3种办学模式。

教育特色品牌已经成为魏都教育一大亮点。

从2010年开始,在全市“人民满意学校”创建活动的引领下,制定了《魏都区中小学办学水平三年提升计划》,通过创建,打造了一批市级名校(目前,全区共有“许昌名校”5所,“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8所)。

为巩固“人民满意学校”创建活动成果,从2013年开始,魏都区开展“名校帮扶,名师携领”活动。

一方面采取“名校与薄弱校结对帮扶”,另一方面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带动”战略,组建了“魏都名师工作室”,启动了“青蓝工程”暨名师带徒活动,63名名师和103名青年教师结成师徒,通过“传、帮、带”的形式提高教学水平,使“青者更青”、“蓝者更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齐心协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展望未来,魏都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区教体局局长刘建涛表示,通过2—3年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实现学校布局合理、校园功能完善、仪器设备和图书以及教育信息化设施基本达标、生活服务设施满足师生需求、师资力量均衡配置、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的城市与郊区、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的省定标准,不断满足市区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魏都网 版权所有 地址:许昌市魏都区天宝路666号 邮编:461000豫ICP备14003499号
业务电话:0374-5055526  值班电话:0374-5055526 邮箱:jinriweidu@163.com